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健康 > 休闲 > 风景名胜 > 让情感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让情感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推荐人: 来源: 淳美谷 阅读: 1.9W 次

新观念:建立爱的环路

让情感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旧想法—

母亲将资讯与感情灌注给孩子,而孩子像个空的容器,被动地接受。

新想法—

孩子的参与对于建立稳固的依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对孩子的深情凝望,将受到孩子回报以爱的眼神,造成双方脑内啡浓度的上升,如此完成了一个爱的循环,就像一个爱的环路。

在这个母亲与孩子爱的感情系统中,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母亲与孩子所发展出来的“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能力。

这种进入孩子内心世界,并且做出回应的能力,是母亲的天性本能。例如,当你的宝宝安静地躺在地板上,快乐地享受周遭环境的光线与声音。当你和孩子玩耍的同时,孩子也同时回应你喜悦的笑容,你的脸部表情将展现更为灿烂的笑容,不久,你也会发现,孩子以同样的愉悦神情回应你。

随着时时刻刻呼应感情,妈妈与孩子感情的连结也愈来愈深。此外,妈妈与孩子在玩耍的时候互动愈多,她就愈能帮助孩子在玩耍以外的时间安静下来,直到下一回的玩耍开始。

在这种互动模式下,家长成为孩子的感情防护网,让他学习将兴奋的情绪安定下来,帮助他日后有能力处理高涨的情绪,使孩子成为一个在感情上能够包容、有弹性的人。

家长可以怎么做—

当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情形发生时,你和孩子都会经历到正面的感受。反之,则会经历到负面的感受。如果你和孩子的互动所产生的大多是负面的感觉,你就应该检讨一下你的互动模式。

所有的父母都会有无法与孩子心灵相通的时候,有些专家指出,这也全然是件不好的事情。事实上,它也有其价值。这种心灵不通,然后试着修补、重建的过程,是在教导孩子学习包容、弹性与建立自信,让他了解,外界对他的感情有所回应,而伤害是可以被修补的。

新观念:帮助孩子化解羞耻感

研究发现,妈妈平均每9分钟就对她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发出一次“不可以……”的警告,这可能是因为开始会爬、会走的婴幼儿,喜欢探索充满危险性的东西。

旧想法—

传统的家教理念认为这些所有的“不可以”指令,是在保护孩子安全并帮助他们社会化的副产品。他们认为应该减少让孩子感到羞愧的处境。

新想法—

最新的家教理论则认为,避免孩子产生羞耻感固然有其道理,但是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羞耻感也未必是绝对不好的。脑神经生物学的一些研究指出,一些令人羞愧的处境,例如上面所描述的例子,事实上可以刺激右脑的发育,这部份主要掌管创意、情绪与感受,只要羞愧的感觉不要太久,而且能够跟随着一些复原与补救的经验—让孩子真正受伤害的,并不是羞耻感,而是家长无法帮助孩子从羞愧中复原过来。

家长可以怎么做—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藉由一些小小的羞耻感来促进其社会化是很重要的。如果家长能让孩子从兴奋掉落到泄气的情境(母亲“不可以”的警告),再回到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