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健康 > 健康疾病 > 健康常识 > 为什么总在想不去做呢

为什么总在想不去做呢

推荐人: 来源: 淳美谷 阅读: 7.43K 次

为什么总在想不去做呢,你有没有特别想做某件事,却一直迟迟没有开始?我们总是很积极的去寻找改变,去思考,去计划,但是却很少真正去行动。一起来看看为什么总在想不去做呢?

为什么总在想不去做呢1

一,这是一种进化而来的适应性行为

从进化心理来看,追求舒适,不去行动,就不用承受行动带来的任何结果,就不会威胁到我们现在的生存和状态。

想象不会让我失去什么,也不需要承担什么,但是真切的行动会。

就像我们采集时代的祖先,贸然的去捕捉不熟悉的动物,便会有生命安全的威胁。

所以,他们也经常想着如何捕捉更大的猎物,却很少真正去行动,因为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的可能性。

二,大脑思维影响

根据心理学研究发现,这种行为方式和我们的大脑思维有很大的关系。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头脑模拟带来心跳和呼吸的变化,与真正行动产生的生理反应一致。

也就是说,在幻想成功时,你的大脑会以为你真的成功了,所以之后它会开始帮你放松,导致你不再想行动。

简单来说,就是你想的很多,计划的很天衣无缝,你的大脑就会认为你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想法,就开始给你反馈消极的信号。

拿我自己来说吧。

我很早以前一直想要开个自媒体账号,写文章。

为什么总在想不去做呢
  

然后,从注册开始,学习运营方法,了解平台规则,连以后转化的路径都设计好了,甚至都想象出了自己成功后的.样子。

结果到第二天,当真正开始行动的时候,就会收到大脑很多的消极反馈。

比如,现在自媒体竞争太大了,很难做的好。时间花费的太久了,也不一定能带来收益,等等不利因素涌上脑门,然后,不了了之。

心理研究证明:在经历幻想之后,人体的收缩压(即血压)会迅速下降,呈现过度放松的状态。

大脑的潜在思维就是:“既然已经享受过成功的喜悦,还努力做什么?”

正是大脑的这种思维方式,很容易将我们变成了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这就是我从心理学角度想到的两点原因,希望能帮你们解开一些关于这个问题的疑惑。

最后,分享给你们一段我特别喜欢的话,来自泰戈尔的《飞鸟集》。

“尽管走下去,不必逗留着,采鲜花保存,因为在这一路上,花自然会继续开放。”

希望你们能中悟出一些东西。

为什么总在想不去做呢2

第一个原因,信息爆炸。

很多人空有一堆想法和点子,却总是无法真正的落实,原因就是因为信息超载,有太多的选择和做法,让人无所适从。

就拿目前最流行的赚钱方法来说好了:看到朋友在做代发货好像很不错,不需要囤货;另一方面亲戚的孩子直播卖货的收入也很可观,可是做视频博主也很不错啊,有商家找你代言。然后你纠结太多,结果往往什么都做不了。

投资股票也是一样,给予投资建议的信息多不胜数,比如你有兴趣购买ABC股票,自己做了一些功课发现它现在值得买入,可是又没有什么信心,于是就上网找了一些资料,一些专家说ABC股可以买,另一些大师却又说不能,财经新闻最近又在大肆报道ABC股票公司的丑闻,同时你又发现了某著名基金经理也在持有ABC股票,结果反而让你更加的迷茫了。

所以,你要怎么做?到底是要买还是不买呢?

想要检查有没有被信息超载的问题所困,可以问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1、你在搜集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他们的参考价值究竟有多大?如果你都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信息是否能够真正给你带来多少收益的话,那么多半就会被汪洋一般的信息给淹没了。

2、你有统计过自己收集资料花了多少时间吗?如果你花了5个小时来搜集资料,仅仅只为了解决一个花5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那么这个代价就太高了,因为它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判断以及执行的效率。

为什么总在想不去做呢 第2张
  

3、你是否有过一段时间之后回头反思和评估这些信息为你带来的影响?检测以往所有速记的信息的实用价值,看看哪些是值得你继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的,哪些有事可以放弃的?现代人最不缺的就是信息,我们缺的是一个有效的信息分类系统。

第二个原因,追求完美。

过分地追求完美会影响行动效率。建立高难度的目标固然没有错,对细节的要求很严格也没有毛病。但有时不懂得做出一些妥协,在细节的思考上花了很长的时间,反而寸步难行,美好的理想最终不了了之。

打个比方说,一些初出茅庐的视频博主,由于缺乏优质的高级器材,影片拍出来的效果和老手来相比,自然就会显得有些粗糙,于是就不敢上传影片了,担心没有人看,可是对新手来说,一开始要注重的是内容质量,而不是太过在意那些细节,等到有了一定的观看率和收入之后,才来考虑入手更好的设备。这就好像一个厨艺不佳的人就算配上多么高级的食材,也不会做出令人赞不绝口的料理的。

所以,凡事都追求100分的话,只会搞的自己很大压力,什么都做不了,这样永远都不会有踏出第一步的那一天。

第三个原因,习惯拖延。

热情就好像炒出来的饭菜一样,等一等就凉了。有些人就算突然想到不错的生意点子,可是却会对自己说,“现在很忙,过几天再说吧”。要不然就是计划了每天早上7点要起来跑步,可是稍微晚了一点,又或者是天气不好,就会找一些借口来放弃了。

根据哈佛心理学系长达7年的研究指出,一个人每天为自己找借口的次数平均不低于60次,总是习惯性地为自己找借口的人,通常都很难实现目标的。

拖延是阻碍我们完成目标的头号大敌,它就好像是麻醉剂一样,麻木我们的危机感,阻碍我们的行动力,也消耗我们的奋斗精神。

为什么总在想不去做呢3

第一,化繁为简。

马修斯就曾经说过:“罪魁祸首就是信息本身,成功者都懂得舍弃无用的思考,不被过多的信息干扰决策。”

所以我们就要学会如何“断舍离”。

它的核心概念就是在于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把不重要的东西给舍弃掉。

所谓的“断”就是切断过去,不要让过去的失败或者成功的经验,影响现在的决策,只要我们已经做好了反思,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了教训,那么就可以放下过去的事情了,把注意力专注在当下,去做现在该做的事情。

“舍”指的是建立高效直接的思考机制,舍弃什么都想要追求的想法。比如你想要在微信卖产品,于是想要学好有关于微商的技能,可是在过程当中无意间发现了做自媒体也很重要,虽然这些都很重要,但并不是你现在最需要的。你要暂时先舍弃掉什么都想要学的想法,先专注在一开始的目标,才能确保不会因为信息过载而想要举手投降。

“离”的意思就是远离内心的消极思考,以及外在的消极因素,以自己的目标为中心。现代人的焦虑都是来自于外界的刺激,看到别人拥有最新的`iPhone,就认为自己没有的话会跟不上潮流,看到别人炒股赚钱,就怀疑自己学会的价值投资是没有用的。

我们要学会远离这些与自己的目标毫无相干的信息,因为要对无用的信息断舍离,才能避免过多的信息干扰。

作者也建议我们可以准备一个思想清单,可以根据这个清单来筛选出不必要的信息已经消极的想法,因为主要记录的东西主要有四个:

1、积极的,留下。

这里记录的是未完成的积极想法,可以是为女朋友的生日准备一个惊喜,向老板提议新的项目,去学会写好朋友圈广告等等,然后再备注完成时间。有了这个就知道自己要优先搜集什么样的信息了。

2、当下的,重视。

把任何需要马上完成的事情都记录下来,比如见新客户,修理马桶等等,这些事情要尽快地解决掉,才不会一直占据大脑。

3、消极的,切除。

把消极和负面的想法写下来,然后在上面划掉,表示已经放下了。

4、无关的,封锁。

写下任何无关的信息和想法。比如哪个明星出轨了。朋友圈的最新消息,同事八卦等等。

为什么总在想不去做呢 第3张
  

想要提高思考和搜集信息的效率,就用这个清淡来时刻提醒自己尽量不要去管这些东西,专注在和自己目标有关的事物就可以了。

第二,接受不完美。

先力求完成,再追求完美。因为完成要比完美更重要。我曾经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以前在写稿的时候,总是每一段,每一行,每一个字都要写的最好。就仅仅是写一个开头,就会想半天,效率非常低。后来一位前辈告诉我,在写作的时候,不要被“完美”所束缚,先专注在写,写完后再来修改。我遵循了他的建议,以后每次都专注在完成文稿之后,再来一一修正。

实践了这一个做法一段时间后,它让我可以半天就能完成一篇文稿了。他和我说过的一句话让我今天还记得,“从来都没有好文章这回事,只有改得好的文章。”

另外我们也要懂得扬长避短,把自身的优势最大化,不要纠结于自己的不完美。这里并不是要你放弃纠正掉坏习惯,比如拖延症、熬夜、暴饮暴食、喜欢推卸责任的问题等等,而是不要在意与身俱来的不足,比如身高、缺乏艺术细胞、不善于计算等等。

简单来说,是鱼的话就不需要学习如何爬树,只要游得比天敌快就可以了。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把精力和时间放在优势上,不要成为什么都会的人,这是不切实际的。比如做网络营销的话,你最擅长的是写文案,那就专注在学习如何写出爆款文案就行了,不需要刻意去学习影片拍摄,因为你可能上手比较慢,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资源去学,还不如多花一点钱外包给更适合的人去做,效益会比起自己做来的更高。

总之,不要过分地追求完美,而让自己离目标变得越来越远。

第三,倒数计时法。

想要战胜拖延,可以利用“倒数计时法”。设立一个截止日期,然后通过时不时地问自己,“还剩下多少时间”来制造紧迫感,督促自己马上行动。比起只是问自己已经完成了多少,进展到了哪里,开始了多久,更有推动力的方式试问自己还剩下多少时间,因为这样做是在提醒我们时间是有限的,再不加快速度的话就会无法完成目标了。

另外,更有效的方法是把期限“砍一半”。

根据帕金森定律,如果时间充裕的话,人们会倾向于放慢工作的节奏,拖到最后一秒才愿意去行动。